| 袁彩雷,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教授。1997 年至 2000 年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硕士毕业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其后获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于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起任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教授。曾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工程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电子材料工程系从事纳米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工作。2008 年获“澳大利亚博士后”,主持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基金一项。在SCI 收录的国际主要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如Nanoscal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发表论文60余篇(SCI二区及以上论文40余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00次(第一作者),国际会议口头报告10多次。为Chemistry of Materials、Nanoscale、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2013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1获奖人)。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电学、光学和磁学特性的研究。 |
| 骆兴芳,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授,1998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1998-2002年在新疆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工程部从事机上电子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2002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于2006 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新加坡半导体公司从事射频器件的开发与维护,2007年1月归国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专长于超材料、周期阵列的分析、优化、应用和测量研究。熟悉左手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优化算法和电磁计算方法,并且熟练掌握微波器件的测试工作,在左手材料、超材料的理论分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微波器件的设计、优化和完善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基础。承担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指导培养研究生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一项、江西师范大学海外人才引进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论文30 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 或EI 检索收录。 |
| 刘桂强,理学博士,校聘教授,光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岗之星)培养对象,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理论分析、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在超材料、新型人工周期结构、金属等离激元结构等的特性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目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各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省人才培养项目1项;在Plamonics、Sci. Adv. Mater.、Phys. Rev. A、Mater. 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80篇 (二区以上论文20多篇)。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1获奖人)。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际知名刊物IEEE. Photonic J.、Opt. Lett.、J. Appl. Phys.、Appl. Opt.、Opt. Commun.等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Email:liugq@jxnu.edu.cn; mailto:liugq83@163.com |
| 刘正奇, 男,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分别于2007,2010, 2013年在湖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和南京大学-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凝聚态物理)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微纳光子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已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校重点项目以及校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等数项课题项目。近5年在国际知名期刊,如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Nanotechnology, Optics Express, IEEE Photonic Technology Letters, Plasmonics, Materials Letters 等光学、应用物理、纳米技术与材料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一区和二区论文30余篇。近两年获江西师范大学年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以及江西省物理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已申请了宽带光吸收材料与探测技术发明专利六项。现为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光电期刊如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Nanotechnology,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Materials Letters, Optics Communications等的审稿专家。(E-mail: lzhq86025@163.com) |
| 王燕,女,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读博期间已用硅材料设计了对于10.6微米激光等效折射率为负数的二维光子晶体棱镜,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了光频段的反常多普勒现象,证明了人造负折射材料确实具有这种奇异的物理性质,相应论文已于2011年4月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Vol.5,No.4)杂志上。在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拟进一步研究负折射光子晶体的反常古斯-汉欣位移效应(主持三个在研项目,省青年基金,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通过理论设计并制备相应的光子晶体结构,然后理论上设计相应的反常古斯-汉欣效应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索。通过分析、研究实验数据,结合数值模拟仿真以及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探讨负折射光子晶体中发生反常物理效应的内在物理机制,以期为负折射光子晶体的设计及其潜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
| 刘木林,1971年8月出生,2004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到江西师范大学理电学院任教。2007年进入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习,201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加入江西师范大学理电学院教授研究团队。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从事半导体发光材料的外延生长,发光二极管(LED)制作工艺,发光材料性能改良方面的研究,参与了国家高新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微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在气体传感方面的应用研究。 |
| 杨勇,1988年12月生,博士,讲师。2009年6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博连读学习,2014年6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加入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领衔的江西省微/纳材料与传感器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微/纳米结构材料(金属氧化物及二维层状类石墨烯材料等)的合成、物性及其在环境方面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包括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吸附-光催化降解,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气敏检测等;目前主持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了包括科技部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合作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
| 黄姗,理学博士,2006年获湖南大学应用物理系学士学位。2006-2013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2014年6月加入江西师范大学。 研究兴趣:半导体纳米材料、纳米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等的光学特性研究及其在传感、表面增强拉曼等领域的应用。 |
| 俞挺,2005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博士期间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薄膜制备,集成电路制作和MEMS工艺经验。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纳米CMOS器件中介电薄膜应用研究,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Pyroelectric Thin Film Micro-IRSensors /Array and Piezo electric Micro-Actuators Using SurfaceMicro-Machinin gand Laser-MBE Technology”课题的研究;2005年至2006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职research fellow期间,参加了香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Piezo electric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 edicaland industrial device”的研究;2006年底进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后,主要从事MEMS微传感器的研究工作。现主持承担国家863基金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并以科研骨干参与国家科技03重大专项、多项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深港创新圈项目等。主要科研成果及所获荣誉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将近40篇,论文被引用近200次,同时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研究兴趣:薄膜制备,集成电路制作和MEMS工艺。 |
| 李钦亮,1986年11月生,2009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9-2014年,在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硕博连读,于2014年12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加入江西师范大学。硕博期间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纳米器件的组装及光电应用方面的研究。参与科技部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和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刊物Appl. Phys. Lett.和Nanoscale上发表论文2篇,并在J. Mater. Chem., ACS Nano, Angew. Chem. Int. Ed., Nanotechnology, Organic Electronics等国际知名刊物合作发表6篇。目前主要从事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以及其纳米器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